智力低下

智障儿童有哪些表现呢?

来源:沈阳六一儿童医院      发布时间:2022-02-19

    孩子的智障,让父母深深感到绝望。其实,只要治疗及时,智障儿童是可以正常成长,健康度过一生的。那么智障儿童有哪些表现呢?


    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


    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是大脑发育迟缓,自制力差。多数表现为注意力缺陷,部分伴有多动,多动多见于男生。主要表现是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指向某件事,尤其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力;容易走神,容易被外界分散注意力,做事无法持之以恒,有些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即使不开小差3、5分钟也达不到。行为多动,在椅子上扭来扭去,手脚不停,坐不住,喜欢说大话,经常影响其他同学的课堂学习。


    性异常


    从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,3~5岁的儿童一般开始关注两性之间的差异。3~5岁的正常男孩,会对外生殖器表现出特别的兴趣,好奇,往往也很会玩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规范会增强,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。而智障学生由于对道德行为准则的认知程度较低,自制力较差,尤其是年龄较小或较严重的智障男生,更有玩弄外生殖器的行为,不分场地和时间。在智障女孩中,有“夹腿综合征”的异常行为,表现为夹住双腿用力摩擦刺激外生殖器,但较男孩少见。智障学生接触和亲近异性同学或老师的情况也很常见。


    退缩行为


    退缩行为在正常学龄前儿童中也很常见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更好。而大龄智障儿童,尤其是重度智障学生的异常行为往往表现为退缩行为,如胆怯、害羞、低头、声音低沉、不敢与人交往、不敢见陌生人、不敢去陌生的地方、过分依恋亲人等。,有的则采取与墙独处、回避的形式。


    反社会行为


    反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不符合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行为,如说谎、逃学、偷窃、欺骗、故意骚扰等。这种情况一般见于轻度智障学生,男生较多。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,成年后很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,行为偏离整个社会行为准则,甚至做出危害他人生命、财产或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,后果严重。


    异食癖行为


    异食癖表现为吞食玩具上的油漆、石膏、毛发、污垢等非食物物质。吞下的异物不同,导致消化系统问题也不同。


    以上行为是智障儿童的常见表现。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行为,请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精神评估,以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。如果孩子被确诊为智障,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尽早开始对孩子进行治疗和训练。